股票配资的论坛 冻结中企147亿资产! 9国提前开会密谋, 谁在给荷兰撑腰?

编辑|影子红了股票配资的论坛
文|影子红了
什么?荷兰政府竟然敢公然挑战国际商业底线,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对中国半导体巨头安世半导体实施“国家级抢劫”?

147亿资产被冻结,中方股东控制权被剥夺,CEO惨遭免职,荷兰此举究竟是受谁指使?
欧洲芯的宏大梦想
欧洲一直有个“芯病”,那就是在全球半导体竞赛中日益掉队,为了治好这个病,欧盟轰轰烈烈地推出了《欧洲芯片法案》,立下了一块理想的丰碑。

这个法案的目标就是到2030年,要把欧盟在全球芯片产能中的占比,从不足10%硬生生拉到20%!
这饼画得很大,听起来也确实激动人心,但理想有多丰满,现实就有多骨感,这个宏伟的目标从诞生之初,就踩在一片脆弱的根基上。

残酷的预测数据很快就给这份雄心泼了一盆冷水,就算一切顺利,到2030年欧洲的份额预计也只能挪到11.7%,离20%的目标,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现实中的挫折更是接踵而至,比如芯片巨头英特尔原本计划在德国建厂的项目就曾一度搁浅,这条靠吸引外资、自主建厂的常规路,被证明走得异常艰难。

从建厂到抢厂
自己建厂太慢太难,那怎么办?一条充满诱惑的捷径浮现在眼前:与其费力“建厂”,不如直接“抢厂”,安世半导体就这样不幸地成了那个填补法案失败窟窿的“替罪羊”。

安世不是什么初创小公司,而是全球车规级功率器件的巨头,在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。
手里攥着超过15000项专利,拥有完整的生产工艺、成熟的技术、稳定的客户群和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。

新浪财经:中资147亿半导体资产被荷兰政府冻结,闻泰科技:已启动一切法律与外交途径
更重要的是,它能立刻解决欧洲的燃眉之急,荷兰牵头,最初9国发起,最终欧盟27个成员国部长全都签字画押,成立了“欧洲半导体联盟”。
这个联盟需要一个核心支柱,而现成的安世恰好能完美填补欧洲汽车产业的产能缺口,强占它就等于给这个联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。

为了让这场“抢劫”看起来合情合理,他们搬出了“国家安全”和“供应风险”的幌子,但这谎言一戳就破,事实是安世在荷兰的工厂,生产的八成产品本来就是供应给欧洲客户的。
而且它从未有过任何供应中断的记录,甚至通过了德国汽车行业最严苛的认证,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商,怎么就成了“安全威胁”?

就在荷兰动手的前一天,美国商务部恰好扩大了对安世母公司闻泰科技的出口管制,荷兰官方急忙撇清,声称时机“纯属巧合”,美国“并未参与决策”。
这种解释谁信?外界普遍认为,这就是一场跨大西洋的协同打压,荷兰既想动手,又想让美国来当“替罪羊”。

回看历史这种操作似乎刻在荷兰的基因里,17世纪他们就颁发“私掠许可证”,纵容私人海盗劫掠他国商船,完成血腥的原始积累,如今只是把当年的海盗船,换成了法庭和行政命令而已。
谁也别想全身而退
荷兰和欧洲或许以为自己掌握了主动权,可以随心所欲,但他们可能严重低估了全球化时代供应链的反作用力,也低估了中国日益完善的规则工具箱。

别忘了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年代,2021年出台的《反外国制裁法》不是摆设,荷兰这种赤裸裸的歧视性措施,已经完全满足了启动反制的条件,中国手里的牌其实并不少。
反制的杠杆首当其冲就是荷兰自己的经济命脉:光刻机巨头ASML,这家公司对中国市场有着严重的依赖,超过20%的收入都来自中国。

更要命的是,它生产光刻机所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材料:稀土。
数据显示荷兰是中国稀土化合物的第二大买家,占比高达26.4%。
既然对方可以无视商业契约和国际规则,那么中方同样可以基于“国家安全”或“供应链稳定”的考量,重新审查关键材料的出口。

当合作的基础被单方面破坏,那么供应链武器化就成了必然的选择,荷兰想当强盗,又怕独自承担后果,这种投机心态在真正的反制面前,根本不堪一击。
靠掠夺永远无法建立起真正强大的产业能力,这种现代“海盗”式的短视行为,非但治不好欧洲的“芯”病,反而会亲手砸烂自己赖以生存的全球供应链稳定。

最终只会让《欧洲芯片法案》的雄心壮志股票配资的论坛,沦为一个饮鸩止渴的国际笑柄。
168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股票配资的论坛 这些职业学校,如何培育出大国工匠
- 下一篇:没有了




